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扎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 2016.5.30 中國科協要肩負起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橋梁和紐帶的職責,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更廣泛地把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在黨的周圍,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要堅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增進對國際科技界的開放、信任、合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 2021.5.28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
在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三周年暨院士科普工作室座談會上,陳孝平、桂建芳、劉經南、鄧子新、孫和平、丁漢、徐紅星7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在漢院士,聯名發起科普倡議書,呼吁廣大科技、科普工作者積極投身到科普傳播事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科普需求。
據了解,“院士科普工作室”為武漢首創的科普模式,旨在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推動地區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2020年8月27日,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與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共建,武漢醫學會承辦的全國首家由院士領銜命名的“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正式成立。此后,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劉經南院士信息通信科普工作室、鄧子新院士農業科普工作室、孫和平院士精密測量科普工作室、丁漢院士智能制造科普工作室、徐紅星院士科學與人文科普工作室相繼成立。目前,7家院士科普工作室已吸納23名院士, 752名專家團隊成員,積極與媒體合作,利用“線上+線下”融合傳播,開展了一系列服務公眾、塑造品牌,通過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
通訊員 林金國 胡子君 王喆
記者 張旖、田思鵬
視頻制作 汪叢媚
圖片制作 李丹丹
來源 武漢醫學會 湖北廣電大健康發展中心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科協微信公眾號